股權赤化 新聞取態惹爭議 電子傳媒 TVB公信力首包尾

  • By 瑪中通識
  • 10 Sep, 2016
【蘋果日報報訊】下跌、見新低、再見新低,本港傳媒公信力跌至回歸以來谷底。中文大學民意調查顯示,今年整體新聞界公信力只得5.89分,是1997年有紀錄以來最差。一台獨大的無綫電視(TVB)評分更持續下跌至5.88分,在電子傳媒排名首次包尾。有學者指近年TVB新聞部流失大量資深記者,加上政治取態爭議,均削弱其認受性及公信力。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自1997年起定期追蹤香港新聞傳媒的公信力,迄今進行7次民調。最新民調上月15至25日進行,以電話隨機訪問907名18歲或以上市民,就本港29間新聞傳媒及整體新聞界的公信力作評分。以10分為滿分,今年整體新聞界公信力為5.89分,較2013年下跌0.29分,是有紀錄以來最低。
電子傳媒方面,近年屢次涉嫌遭受政治干預的香港電台雖蟬聯首位,但評分跌0.23分至6.76分。在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中,對部份候選人棄選隻字不提的TVB,近年評分持續下跌,首次位列榜尾,僅5.88分。TVB於1997年最高位列第2,對上一次2013年的調查跌至第4。

收費報紙的公信力評分幾乎全線下跌並破新低。去年被中資機構阿里巴巴收購、惹染紅疑雲的《南華早報》,雖以6.54分列榜首,但較2013年下挫0.44分;排第2及第3是《香港經濟日報》(6.47分)及《明報》(6.38分)。3份左報位列榜末,依次為《大公報》(4.21分)、《文匯報》(4.45分)及《香港商報》(5.03分)。《蘋果日報》逆流升0.2分至5.18分排第8。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指出,TVB公信力評分明顯下跌,「可能大家未必好認同佢嘅做法,對佢嘅觀感亦受到影響」;而港台近年屢涉人事變動也可能影響評分。他又指,收費報紙面對社會環境轉變及營運困難,需開源節流,未必有足夠資源進行較佳報道,也會影響公信力,「將來趨勢係比較令人擔憂」

通識思考題

1. 導致TVB新聞媒體公信力下跌的原因有甚麼?


通識概念詞園地

#自我審查 #公信力 #政治干預 #傳媒自主 #第四權 #公眾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