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第四權? 澳門傳媒自我審查嚴重

  • By 瑪中通識
  • 14 Oct, 2016
今年五月,澳門公營電視台「澳廣視」將台灣總統蔡英文,改稱為「台灣地區領導人」,引起澳門網民熱議,澳門網媒《愛瞞日報》就直指澳廣視「正式姓黨」。

今星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澳,對於傳媒,安保隔離情況嚴重。媒體事前按要求報名採訪,但同是本地媒體,主流媒體報那一場都可有名額,但獨立媒體卻只能參與「看不見總理樣,聽不到總理說」的場口。 澳門《論盡》媒體是明顯事例,雖然本媒體按照新聞局事先通知的12場活動都全報名採訪,但當局僅只給採訪3場無關宏旨的可有可無之活動,包括歡迎宴會、中葡論壇的部長級會議,及企業家和金融家大會。該媒體在澳門新聞局有正式登記,與其他主流媒體一樣,但卻遭到不公平待遇,質疑當局為何「害怕」《論盡》的記者。

不禁使人記起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澳, 被指為「姓黨媒體 」之一的《澳門日報》共刊登了16個歡迎習近平訪澳的全版廣告(見下圖)。

香港讀者咁睇:「澳門一早染紅咗啦,年年派錢咪冇人出聲」 、「澳門係乖孫,完全聽從阿爺指令,言論、出版、新聞自由,都自動消失了!以及:「香港好快會一樣了。」

報業逆市生長成因澳門政府新聞局每年以逾千萬資助報章,2015年全年資助為1648萬澳門幣;同時,政府亦頻繁投放大型廣告,澳門基金會等半官方機構 。政府資助源源不絕,難以不成為官方喉舌,造成自我審查嚴重的局面。加上商界廣告親疏有別,令傳媒版圖難以撼動,報界並不存在真正競爭 。缺乏競爭,令傳媒失去追求質素、吸引讀者的動力。

通識思考題

1. 自我審查如何影響新聞自由?

2. 高度新聞自由能有效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你同意嗎?


通識概念詞

#自我審查 #監察權 #第四權 #新聞自由 #公衆利益 #知情權 #政治壓力 #媒體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