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單車遊行 300市民爭取建港島單車走廊

  • By 瑪中通識
  • 23 Jan, 2017
民間組織香港單車同盟,22/1/2017發起「爭取東廊單車走廊」單車遊行,要求政府興建海濱單車走廊,令市民可由堅尼地城踩單車往鰂魚涌,有超過三百名市民踩車參與,由堅尼地城出發,經中環海濱往鰂魚涌,全程約兩個多小時。建測規園界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民主黨許智峯及香港眾志羅冠聰均有參與行動。


「香港 毫不友善的單車政策」

單車締造的香港傳奇,由洪松蔭、黃金寶、黃蘊瑤、李慧詩,一代接一代的香港單車運動員,奪過世界冠軍,登上倫敦奧運頒獎台,將香港單車推向國際舞台。單車作為精英運動,充滿光環,卻更凸顯出單車普及文化,一直停滯不前。
政府現行的單車政策,多以交通繁忙,人口擠迫為由,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可是,縱觀世界各地人口稠密的地方,如台北、紐約、東京,已陸續發展成為「單車友善」城市。無論住九龍抑或港島,踩單車都是奢侈的事,只屬茶餘飯後的康樂活動,遑論用作代步,成為生活一部分。
政府2008年拍板興建的一條貫通新界東西,全長112公里的「超級單車徑」,八年過去仍遙遙無期。最令單車發燒友期待的上水至屯門段工程,原定三年前完工,結果呢?三年前才動工。而荃灣至屯門一段主幹道,目前仍未動工,更有傳擱置。

元朗「110米跨欄單車徑」揚威國際 :有香港單車友日前在國際單車組織Global Cycling Network社交平台,嘲笑香港一條單車徑設計荒誕,如田徑110米跨欄項目般。發現單車徑其中一段全長約200米,但卻斷開至少5截成斷橛禾蟲,最短1截不足10米 。

「單車的生活價值」

每天上班上學要迫巴士、地鐵,未開始工作,心情已經煩燥不堪。踩單車上班又會不會令打工仔好過一點?去年10月,立法會建測規園界議員姚松炎聯同Bike The Moment及Rideout HK發起「天光Ride」活動。每個星期二在港島組成「返工單車隊」,希望將單車融入生活。發起人劉啟軒(Hughes)說:「很多人視單車是星期六、日的休閒活動,或者體育運動,但忽略了單車在生活上的價值。」


柏林有單車組織在2009年進行調查,每1000人當中,就擁有710台單車。
每天使用單車通勤的人口超過50萬人,佔全市約15%人口。難怪在返工放工時間,男的西裝骨骨,女的套裝OL,揹個背包、斜揹袋在踩單車。

香港同樣交通繁忙的倫敦,大力推動綠色交通工具,幾年前已計劃興建長達217公里的架空單車徑(SkyCycle),屆時可由倫敦踩到利物浦。

通識思考題

推行單車友善政策能如何改善香港生活素質?


通識概念詞

#單車友善 #單車城市 #康樂設施 #交通擠塞 #空氣污染 #城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