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倒數65天 4位侯選人競選

  • By 瑪中通識
  • 20 Jan, 2017
上月12日辭去財政司長一職的曾俊華,昨日正式宣布參選特首。曾俊華稱其參選信念是「信任、團結和希望」,認為社會若無信任、港人不團結,年輕一代不能對未來抱有希望,即使如何努力,都不能看到一個更好的香港。曾俊華形容,香港屬於每一個香港人,大家應放下固執偏見,信任、團結、希望是他參選的三大信念,又說深信守護法治、公平、廉潔、自由、民主、多元、包容和關愛的核心價值,是特區政府當仁不讓的重任。

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曾表明考慮因素之一,是「對於按着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在這一屆推出的政策是否可以能夠延續」。對於坊間形容她是「梁振英2.0」、質疑她會延續梁振英路線,她只說「每個特首都有其管治風格和手法」。

[網絡平台與民意]
現屆政府施政不彰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政府政策得不到年輕人支持,年輕人亦感到他們的聲音未能反映在政府具體措施上,造成政府與年輕人的鴻溝不斷拉闊,對政府的信任每況愈下,不少年輕人更站出來積極參與社運,走上街頭抗爭最前線,由反國教、撐港視,以至雨傘運動等等,主要參與者都是對政府不信任、對社會現況不滿意、覺得遭到政府忽視的年輕人。

現時香港的「政治公關」工作中,facebook更有一個重要用途,它不但是不少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已較少收看電視新聞或閱讀報章,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已成為他們接收外界資訊的最主要平台。加上很多年輕人透過facebook閱讀訊息後,亦會積極按「讚」、按「嬲」,以至發表意見,令facebook成為反映年輕世代所思所想的「民意平台」,以至政治人物與年輕人互動的「對話平台」。

現時,在四名特首參選人中,除了林鄭月娥之外,胡國興、葉劉淑儀、曾俊華都已有自己的facebook專頁 。既然facebook對打好一場特首選戰的有其正面作用,縱使有時會出現非理性留言,各參選人都要思考如何用好這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