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都有抑鬱症 父母期望及學業壓力爆煲
- By 瑪中通識
- •
- 22 Nov, 2016
- •

昨日是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放榜日,有調查發現,65%焦慮徵狀高的受訪家長,會以高壓手段管教子女。
家長催谷子女方法何其多,24歲的阿詩,6至7歲起父母已催谷她,家中廁所更設有摺枱,方便她如廁時溫書,亦可以一邊默書,母親就在廁所外大聲朗讀,更因為溫習要日飲3罐咖啡。不過高壓管治卻帶來反效果,阿詩在公開考試4個月前患上抑鬱症,考不上大學,連修讀護士課程也感很大壓力,結果只能當上小文員,甚至害怕升職。她以過來人身份,呼籲家長們「放手」讓孩子自行發揮。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去年8月至今年9月,以問卷訪問130對曾因情緒問題到中心求助的家長與子女。調查發現,56%焦慮徵狀高的受訪家長中,其子女出現較多的學習問題,另有63%出現社交問題,48%出現自律問題(三低)。65%焦慮徵狀高的受訪家長更會以高壓手段,即「打鬧」方式管較子女,同樣引致社交及情緒問題。
家長的情緒起伏,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專家建議家長使用「3B4A」的方法,面對焦慮等負面情緒。
她解釋,家長應先深呼吸3下,提醒自己放鬆身體及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況,察覺(Aware)並接納(Accept)自己的負面情緒後,正面評估(Analysis)事件後才做出行動(Action)。
家長催谷子女方法何其多,24歲的阿詩,6至7歲起父母已催谷她,家中廁所更設有摺枱,方便她如廁時溫書,亦可以一邊默書,母親就在廁所外大聲朗讀,更因為溫習要日飲3罐咖啡。不過高壓管治卻帶來反效果,阿詩在公開考試4個月前患上抑鬱症,考不上大學,連修讀護士課程也感很大壓力,結果只能當上小文員,甚至害怕升職。她以過來人身份,呼籲家長們「放手」讓孩子自行發揮。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去年8月至今年9月,以問卷訪問130對曾因情緒問題到中心求助的家長與子女。調查發現,56%焦慮徵狀高的受訪家長中,其子女出現較多的學習問題,另有63%出現社交問題,48%出現自律問題(三低)。65%焦慮徵狀高的受訪家長更會以高壓手段,即「打鬧」方式管較子女,同樣引致社交及情緒問題。
家長的情緒起伏,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專家建議家長使用「3B4A」的方法,面對焦慮等負面情緒。
她解釋,家長應先深呼吸3下,提醒自己放鬆身體及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況,察覺(Aware)並接納(Accept)自己的負面情緒後,正面評估(Analysis)事件後才做出行動(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