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慈善 真掠水? 救助兒童會捐款豪搞晚宴

  • By 瑪中通識
  • 11 Jan, 2017
「每5秒鐘,就有1個小生命無奈離世」「今晚,瘦弱嘅阿伊莎又要捱餓」「科菲會因為飲用唔乾淨嘅食水而死亡」「只要你每月捐出50蚊,就可以令佢哋喺絕望中重見曙光!」睇到香港救助兒童會(STC),一個又一個令人悲痛嘅悲慘兒童故事,配以震撼嘅畫面,相信已令唔少人慷慨解囊。

「每月捐出50蚊」背後,香港救助兒童會不單抽起16元作行政費,當中部分金錢有可能已經成為「豪食Ritz-Carlton擦鞋基金」了。STC大花筒,每花費100元,只有67.7元作公益用途。根據2015年報,全年總支出1.27億元,其中有4088萬元用於籌款或行政開支。

香港救助兒童例行否認胡亂花費所有捐款,蘋果日報以一實際例子作説明大會花錢不實之事。2016年底,STC舉辦了慈善籌款晚宴,晚宴在Ritz-Carlton鑽石廳舉行,豪擺40圍。以擺婚宴計算,在Ritz-Carlton一圍入場費最少$16000起跳,假設買$17000一圍,粗略估計大會花近70萬元,仍未計台、燈、聲、佈置使費。據消息人士透露,救助兒童會曾經與Ritz Carlton商討贊助,但酒店沒有答應。最後,救助兒童會真金白銀用一大筆經費去搞豪華晚宴,以70萬元計,每月$50嘅話,可以用到1.4萬個月,即係1166年

-

蘋果日報記者查看多個機構的財務報表及向部份機構查詢,結果顯示,部份大型機構的表現令人滿意,例如在2014至2015年度,保良局及宣明會的公益開支比例分別高達97%及95%,意味它們每花費100元,分別就有97元和95元是用於救援公益用途,分別只有3元和5元用於其他支出。至於聯合國難民署、東華三院、奧比斯、公益金、失明人協進會、無國界醫生、兒童癌病基金、樂施會和護苗基金的公益開支比例,則介乎83.2%至90.7%。

本報抽查的機構中,以救助兒童會的表現最差,公益開支比例只得67.7%,意味機構每花費100元,只有67.7元用於公益用途,其餘約32元皆為行政費和籌款費。根據數據顯示,救助兒童會去年的總支出為1.27億元,其中高達3,544萬元用於籌款工作,佔總開支28%;相比起前年的2,386萬元籌款費,去年的籌款費急增48.5%。

通識思考題

你認為慈善機構的收益開支應強制向公衆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