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督籲港人放棄港獨 爭取民主
- By 瑪中通識
- •
- 28 Nov, 2016
- •

前港督彭定康星期五回港,早上出席由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有份創辦的公民實踐培育基金主辦的「公民實踐論壇」。主動談及港獨問題,批評港獨不可能發生,又指港獨言論及主張會削弱社會追求民主的力量。彭定康接受專訪時坦言不同意港獨,認為爭取港獨是壞事,但他可以理解,所以希望透過今天到香港大學與學生對談,說服他們放棄爭取港獨,改為爭取民主,他不希望與學生的對話被抹黑成操控學生。
彭定康指出,香港是一個溫和的城市,指其他地方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不會出現類2014年傘運的政治示威,指傘運很大程度上是和平和有秩序進行,包括有示威者主動發起清潔垃圾、安排補習班等,形容有關行動令人感動,「當時全世界的人都見到,除了在中國大陸的人」。
彭定康指,中央承諾過香港應循序漸進邁向普選,現實卻是香港回歸後至今不但未有取消功能組別,而且負責選出特首的選委會,其組成亦未能反映香港有近六成選民支持民主派的實況。彭定康認為英國至今有為香港人發聲的道德責任,「因為大家要記得,這(中英雙方簽署的)不是中國聲明、而是《中英聯合聲明》」,他指1997年之後,英國對香港仍然有責任,《聲明》是一條國際條約,故此當香港發生銅鑼灣書商被失蹤事件之後,英國已經指出中國政府的做法違反《聲明》,但他期望英國政府能夠批評得「更嚴厲」,因為銅鑼灣書店事件令很多人感到震驚,尤其商界。
彭定康指出,香港是一個溫和的城市,指其他地方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不會出現類2014年傘運的政治示威,指傘運很大程度上是和平和有秩序進行,包括有示威者主動發起清潔垃圾、安排補習班等,形容有關行動令人感動,「當時全世界的人都見到,除了在中國大陸的人」。
彭定康指,中央承諾過香港應循序漸進邁向普選,現實卻是香港回歸後至今不但未有取消功能組別,而且負責選出特首的選委會,其組成亦未能反映香港有近六成選民支持民主派的實況。彭定康認為英國至今有為香港人發聲的道德責任,「因為大家要記得,這(中英雙方簽署的)不是中國聲明、而是《中英聯合聲明》」,他指1997年之後,英國對香港仍然有責任,《聲明》是一條國際條約,故此當香港發生銅鑼灣書商被失蹤事件之後,英國已經指出中國政府的做法違反《聲明》,但他期望英國政府能夠批評得「更嚴厲」,因為銅鑼灣書店事件令很多人感到震驚,尤其商界。